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妇幼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孕产保健水平持续提高。目前我国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水平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2023年全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201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56.3%、53%和38.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妇幼健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妇幼健康服务的持续改善。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二级巡视员王克让表示,我国妇幼健康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已持续推进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覆盖广泛、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体系基本建立。
妇幼医院,是专门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这类医院致力于满足女性和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需求,通过提供全面、专业、综合的医疗服务,促进妇女和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政府对于妇幼医院行业的支持不仅体现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直接措施上,更在于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其向更高水平、更专业化方向发展。例如,《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文件为妇幼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
北京推动多维度均衡发展,深入开展名院、名科、名医“三名”下基层工作,提升区妇幼保健院服务能力;四川省建优建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以等级评审为杠杆,撬动地方加大投入保障和政策支持。“十三五”以来,各级财政投入近72亿元支持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全省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用房面积、万元以上设备拥有量增幅分别达 122%、148%,新增三级机构39家、二级机构65家,二级及以上机构占比87.1%。
当前,我国已建立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大中型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妇幼保健机构3082家、儿童医院158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3364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3070家。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二孩、三孩政策的放开,妇幼医院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体现在患者数量的增加,更体现在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上。妇幼医院提供的服务已逐渐从传统的妇科、产科、儿科扩展到心理支持、健康咨询、康复服务等多元化领域,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医疗机构将探索差异化竞争策略,以满足细分市场需求。例如,大型连锁机构可能通过品牌效应和服务标准化提升竞争力;中小型医院则可能侧重于提供特色服务或专业化科室(如产科、儿科)。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多样化,妇幼医院将更加注重专业化与精细化发展。通过设立专科门诊、引进高端医疗设备等手段提升医院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未来,医疗机构将加强内部管理流程优化和资源整合,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构建起以妇幼保健为核心、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网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妇幼医院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