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高速超30%充电桩满负荷
据央视网报道,国庆假期临近,全国各地正陆续迎来出行高峰。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数据预测,国庆期间,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将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
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期间,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繁忙指数最高峰时段将达到30%到35%。也就是说,高速公路所有充电场站当中,有30%到35%的场站都处于满负荷充电状态。而平时,这些场站充电繁忙指数只有13%左右。国庆假期,高速公路日均充电次数预计将超33.6万次,比去年同期增长预计超40%。
据悉,我国加大充电桩的建设,截至8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累计建成充电桩2.88万个。北京、辽宁、吉林、上海等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达到100%。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省份将充电设施布局到了所有乡镇。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充电桩作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各地正在加速布局,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充电桩数量达到1060.4万台,同比增长53%。其中,大功率充电正成为中国充电桩行业的新亮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透露,今年全国计划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充电停车位5000个。
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_T_4754-2011)的分类标准,充电桩所属行业可归类为:C制造业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2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C3829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汽车产品低碳优势明显,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2023年产销量分别达944.3万辆和949.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0.81%和37.9%,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的比重超过60%。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充电设施是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家和地方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充电桩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配电网将具备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当前,我国充电桩行业的创新商业模式有常州众筹模式、“电桩”模式、PPP模式、特锐德模式、华贸中心模式等等。另外,目前国际主流的充电桩运营模式有三种,分别是政府为主导的充电桩运营模式、电网企业为主导的充电桩运营模式、汽车厂商为主导的充电桩运营模式。
充电桩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目前看来,政府以及电网、民营资本、汽车企业等多个渠道均有资金注入这个业务。但充电桩业务仍需探索明朗的盈利模式,才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充电设施的建设中。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充电桩是我国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水平持续提升,将倒逼相关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与完善,充电桩行业将进一步发展与扩张,市场前景广阔。
想要了解更多充电桩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报告在总结中国充电桩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充电桩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