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工业包括化学药制剂、原料药、中成药、医疗器械等,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截至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合计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约4%,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医药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药工业行业是指专门生产各类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工业部门,是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行业不仅涵盖了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等药品的生产,还包括了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等相关产品的制造。
医药工业行业的产品具有防病治病、康复保健、计划生育的重要作用,是保护社会生产力、控制人口增长、造福人民的关键物质基础。在流通中,药品被视为特殊的商品;而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药品则是不可或缺的特殊消费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药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对传统药品的需求上,还体现在对新型药物、医疗器械、保健品等多元化产品的需求上。
我国加大力度推进医药工业发展,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医药工业一批龙头企业规模壮大、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日前,在2024年(第41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发布。其中,国药集团继续蝉联榜首,华润医药、齐鲁制药、复星医药、中国远大集团、石药集团、广药集团、上海医药、扬子江药业、修正药业位列排行榜第二至第十位。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度百强榜单医药工业多项经营指标回落,主营业务收入和出口交货值等呈现负增长。2023年,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301.9亿元,同比下降0.29%;百强门槛由2022年的33.9亿元下降至30.9亿元,其中十强门槛由264.6亿元下调至253.3亿元;百强企业出口交货值为877.3亿元,同比下降21.4%。
2018-2023年百强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23年百强企业平均研发费用为7.79亿元,同比增长0.4%;研发投入强度为7.6%,较上一年提升了0.8%。由于持续的研发投入,百强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落地。今年以来,我国医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大批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据统计,上半年共有44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其中有27个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共有27个,涵盖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心肺支持辅助系统等多领域。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2024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465.5亿元,同比下降1.4%;实现利润2111.2亿元,同比下降1.2%。分子行业看,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营业收入小幅下降,但利润实现了增长。
中药饮片是唯一收入、利润均实现增长的子行业。生物制品摆脱了新冠疫苗影响因素,营业收入恢复了增长。 中成药、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药专用设备等4个子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为负增长。
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退,医药工业领域开始展现出经济运行的积极信号,然而,尽管态势向好,主要的经济指标依然处于负增长的状态,标志着该行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调整与转型阶段。伴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国民对医药和医疗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医药市场总规模预期在2025年将达到22,873亿元,每年将保持超7.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