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生活健康水平以及生产生活的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检测行业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质量检验检测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重要环节,对于预防不合格品流入市场或使用过程中,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企业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市场规模: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分析,全球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2012年的1077亿欧元上升至2023年的2785亿欧元,复合增长率为9.02%。
中国市场规模:中国检验检测行业营业收入从2013年的1398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489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3.22%。截至2024年3月,全国共有68455家检测认证服务相关企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30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质量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到2025年有望达到8000亿元。
行业特点:质量检验检测行业具有多样性、细节性、实时性、客观性和系统性等特点。不同的行业和产品需要采用不同的质检技术和方法,同时要求检测人员能够注意到细节,及时反馈检测结果,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主要服务范畴:包括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材料分析测试、环境检测、安全检测、法律法规质量评价等领域。物理性能测试在行业市场中的占比最大,产品型号多且应用广泛;化学性能测试涉及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的检测;材料分析测试则是对材料的组成成分、结构特征、性能等进行检测分析;环境检测主要针对污染物质、噪声以及辐射等方面;安全检测主要关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涉及生命健康、人体安全的产品;法律法规质量评价则是针对政府或质量监管机构制定的强制性标准进行的强制性检测。
产业链:质量检验检测行业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设备与耗材供应商、中游的质量检验检测服务提供商以及下游的应用领域。上游供应商提供检测所需的仪器和试剂等;中游的检测服务提供商执行具体的检测任务;下游的应用领域则涵盖医药、消费、汽车等多个产业。
竞争格局:质量检验检测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数量大幅提升。领军企业如华测检测、广电计量等,通过兼并重组、拓展业务领域等方式增强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然而,行业内依然存在许多小机构,这些机构的检测公信力存疑,导致市场乱象丛生。同时,外资检测机构也凭借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品牌影响力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和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发展,质量检验检测行业正在经历技术革新。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和效率,带来了新的检测方法和服务模式。
拓展新业务领域:传统检测行业需求减少,检测机构数量频增,内卷严重。因此,拓展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领域赛道,扩大业务范围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检验检测行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布局,通过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提升自身竞争力。
面临的挑战:
市场竞争加剧:买方市场日益凸显,检测获客难度加大,内卷加剧。
检测公信力问题:行业内存在许多小机构,检测公信力存疑,导致市场乱象丛生。
法规标准不断完善:企业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检测流程和服务标准,以适应新的法规要求。
国家对质量检验检测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发展。例如,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开展检验检测领域综合治理行动,对故意出具不实、虚假报告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重惩处等。这些政策措施为质量检验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质量检验检测行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该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同时,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也将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然而,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更多关于中国质量检验检测行业的深度研究与分析,请参见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精心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