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制药市场稳步发展,其中仿制药市场规模呈现上涨态势。仿制药是指与商品名药在剂量、安全性和效力、质量、作用以及适应症上相同的一种仿制品。具体来说它们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给药途径、剂型、规格和相同的治疗作用。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达到4146亿美元,2017~2021年的复合增长率为5.01%。预计这一增长趋势将持续,2022年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上涨至4394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受到专利药物到期数量的影响,大量到期专利药为仿制药的研发和上市提供了机遇,从而驱动了仿制药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
中国作为仿制药大国,在整体医药市场中的占比高于全球水平。2021年中国仿制药市场规模为1344亿美元,尽管2017~2021年的复合增长率仅为0.45%,但随着政策的推进和市场的调整,预期未来仿制药市场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2022年中国仿制药市场规模达到1453亿美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中国仿制药市场格局正在逐步重塑。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持续推进和“4+7”带量采购的落地,大批劣质仿制药将被淘汰,市场集中度有望提高。同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品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中国仿制药市场中,重点企业的表现各异。扬子江药业、科伦药业和倍特药业等企业获批品种数量较多,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这些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仿制药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仿制药质量的提高和市场格局的优化。例如,通过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实施带量采购等方式,降低仿制药价格、提高市场集中度;同时,也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转型。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为中国仿制药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中国仿制药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一方面,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对医药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高品质仿制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此外,罕见病用药等细分市场的需求也为仿制药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国内仿制药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药企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符合国际标准等方式,中国仿制药企业正在逐步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例如,齐鲁制药的抗癌仿制药“顺铂注射液”成功出口美国,为中国药企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仿制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部分药企开始推动创新转型。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例如,恒瑞医药在仿制药起家的基础上,已经成功转型为创新药企,其创新药收入已经占总营收的比重过半。高难度仿制药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利润水平,是具备一定研发实力的药企未来重要布局方向。通过突破技术壁垒、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中国仿制药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综上所述,中国仿制药行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拓展海外市场等方式,中国仿制药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